
在新型广电网络体系建设背景下,推动直播卫星与中国广电有线网络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已成为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国家《“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强调要推动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智慧广电战略也要求构建新时代广电公共服务体系,为城乡用户提供无差别、高品质的视听与服务体验。为提升广电公共服务效能,2025年10月22日,ICTC2025直播卫星与中国广电协同发展专题论坛在杭州之江饭店举行。
本论坛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管理中心、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卫星直播管理中心融合发展处处长王欣刚主持。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管理中心副主任赵海然在题为“服务大局,聚焦普惠,严控质量加快高清终端升级”的发言中提到,直播卫星作为广播电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须从四方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立足国家战略全局,加快高清终端普及;坚守惠民初心,明确政策导向;构建奖惩分明的健康生态;凝聚行业协同合力,共建惠民视听工程。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庆军围绕“有线、5G与直播卫星高质量发展”作主题报告。他指出,中国广电正围绕从“户户通”向“人人通、移动通”升级的目标,持续推进智慧广电战略,强化直播卫星与有线电视的协同覆盖,不断丰富服务内容与视听体验,以多层次、个性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国融合智能终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明介绍了直播卫星工作进展。目前,“中星9C”卫星已顺利接替“中星9号”卫星提供服务,顶盒自动完成搜索后,用户即可正常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直播卫星实现了全面国产化。未来将重点推动直播卫星与有线电视、广电5G的深度融合,助力全国广电网络高质量发展。
国广东方网络(北京)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监张晶就“基于5G卫星电视的互联网电视服务”作解读,分析了5G融合趋势、技术架构及OTT服务优势。她指出,5G与直播卫星业务将在内容、网络、平台与终端层面深化融合,推动网络从“覆盖”向“服务”智能化转型,构建服务乡村振兴的模块化平台。
数码视讯科技集团技术总监程浩围绕“构建直播卫星智慧化公共服务体系”展开分享。据介绍,数码视讯打造的专业卫星具备接收便于规模化部署、支持4K卫星节目等特点;数字安全解决方案,可实现专网加密、版权保护、公网安全等;增强型终端,可提供5G无线热点覆盖、家庭媒体互联互通;直播卫星应急广播终端具备安全双国密、分类分组精准发布、高覆盖等优势。
北京永新视博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陈惠晴围绕“直播星多形态终端应用”作主题分享。她提出,应急管理在临时安置点搭建使用卫星电视,核心是解决灾区 “信息孤岛” 问题。她介绍了包含条件接收系统CAS、数字版权保护、4K/8K编转码器、融合媒体视频平台、数据安全解决方案等在内的永新视博开展的一系列创新实践。

南斗星联(北京)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赵晋卿重点介绍了基于高低轨通信卫星与空中CDN的创新空中IFC解决方案。他提出,直播星大波束覆盖全国,同时为每架飞机提供高达100-400Mbps 匀速带宽的实时内容推送,大幅降低流量成本。此外,广电卫星空中CDN不仅构建了多元化的商业盈利模式,还与内容方开展了合作试点,进一步测试验证创新方案。

本次论坛汇聚行业权威声音,从政策引导、技术演进、业务融合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直播卫星与有线网络协同发展的实施路径与创新方向,为构建新时代广电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广电产业迈向高质量融合发展新阶段提供了重要思路与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