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3日,ICTC2025“广电智能体创新与发展论坛”在杭州白马湖华数数字电视产业园举行。论坛由华数集团与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聚焦智能体技术的创新突破与产业融合,汇聚行业专家,共同探讨智能体在业务创新、降本增效、跨界融合及政企拓展等维度的落地实践。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盛志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无线局总会计师戈彦、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设计院副总工程师万时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无线局信息化处副处长丁曦伟、山西省广播电视局公共服务处一级调研员马峰等参会。华数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鲍林强出席并致辞。
当前广电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和攻坚期,拥抱AI不仅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更是重塑广电价值,赋能千行百业,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选择。华数正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的浪潮,通过自研平台建设与多场景深度融合,在智能体技术应用方面已取得系列成果。依托最新发布的“华数智能体矩阵30+”,华数在视听体验、民生服务、政务文旅及运营提效等领域实现了应用落地,有效赋能用户体验升级与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会议期间,发言嘉宾们分别从行业趋势、战略规划、实战案例与技术平台等维度,分享了智能体在广电领域的前沿实践与前瞻思考。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盛志凡在"智能体发展现状与趋势"主题发言中,深入阐述了广电智能体的内涵特征。他指出,广电智能体是以垂类大模型为核心大脑,深度融合专业技能与自主任务编排能力,以实现合规性、专业性与可管可控性为根本要求的行业智能实体。展望未来发展,盛志凡提出三大趋势:智能体将迈向高度自主化,能够实时感知环境变化,自主拆解任务目标并规划最优路径;多智能体将形成协作网络,通过统一平台实现能力互通与任务协同;服务将实现全链条智能化,深度融合从生产到分发的全业务流程。这些趋势将共同推动广电行业形成新质生产力,开启智能化发展新篇章。

华数传媒战略品牌中心总经理助理兼战略规划分部经理唐志文围绕"华数智能体业务战略规划"进行分享。近年来,华数深刻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大力实施“人工智能 +”战略,锚定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赛道,在智能体技术应用方面已取得系列成果。唐志文系统介绍了华数"人工智能+"战略的六大重点领域,包括"AI+新基建""AI+新视听""AI+新生活""AI+新文旅""AI+新治理""AI+新运营"的布局与实践路径。

华数传媒新媒体中心副总监楼珊珊在“华数智能体应用案例分享”中,介绍了华数“视听+文旅”智能体的落地实践。其中,视听智能体作为驱动视听内容营销的一站式增长引擎,对外以“花生米智能体”为用户提供创新的AI创作体验,对内则以“多工具智能体”为核心,全面支持运营环节,涵盖智能生产、内容审核与元数据处理,实现从服务到增长的全链路赋能。文旅智能体“艾珈”构建了覆盖游前规划、游中体验和游后延伸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在实际应用中有效推动了游客体验优化、产业升级、消费提振与文化传播四重提升。

阿里云文化传媒行业线技术总监陈寒在"阿里云百炼打造企业级智能体构建新范式"演讲中指出,Agent是企业释放AI价值的优质载体,技术平台应以完善的大模型服务、灵活的开发范式与丰富的企业级能力,全面赋能企业级Agent的构建、部署与运维,驱动智能化升级。阿里云“百炼平台”基于业务Agent的真实实践,打造七大Agent企业级能力,全方位助力AI Agent落地。

华数传媒信息技术中心研发部产品经理周依娴详细介绍了华数服务于政府治理和企业运营两类场景的“AI+新治理”智能体。这两大类智能体覆盖政务服务、文化执法、赛事演艺、教育等方方面面,让人们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和科技的便利。其中的文化执法智能体集成辅助办案、投诉处理两大核心功能,能大幅提升执法效率与质量,为文化市场监管注入智能动力。

杭州一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王科在"多模态人机对话及生成式AI技术在互动营销领域的实践分享"中强调,下一轮AI,卖的不是工具,而是收益。营销在AI的翅膀下,正在破解广告主全链路痛点。从策略、内容、媒介、运营,AI正渗透营销全场景,贯穿用户全生命周期运营。

华为云文娱行业线AI架构师李思诺围绕"华为versatile智能体平台,企业级应用智能体化和AI应用管理"展开探讨,指出Agent产品正从简单的文档搜索和对话问答,走向具备智能操控的工具/行业Agent和Agent云平台,商业化趋势明显。连接场景、知识、AI模型、IT系统,是大模型、AI应用落地企业、实现价值闭环的关键。

本届论坛不仅是思想碰撞的平台,更是行动协同的起点。华数以自身实践为样本,通过此次广电智能体分论坛,携手行业伙伴一起推动广电智能体从“点上开花”迈向“面上结果”,以AI技术深度赋能广电产业,共赴高质量发展新征程。